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赋能乡村产业振兴
11862023年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加大支持力度,强化指导服务,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...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近日,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发布,实施方案着眼推进现代设施种植高质量发展,以统筹强化粮食与“菜篮子”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目标,以稳定蔬菜产能、提高生产效能、调优生产结构为导向,以传统优势产区老旧设施改造、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、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示范、区域集约化育苗(秧)中心建设为重点任务。
方案提出,到2025年,重点建成25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、1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、100万亩老旧设施整县改造、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、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。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%,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%,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。
到2030年,累计建成50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、2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、200万亩老旧设施整县改造、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、30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。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%,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0%,保供能力、质量效益明显提高。
建设重点:
一:实施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
建设目标:在西北地区合理利用戈壁荒地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,建设300个千亩以上戈壁设施种植园区;在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充分利用盐碱地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,建设200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。全国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种植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。
重点建设任务: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开发;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生产设施;完善生产配套设施;建设标准化基质厂;信息化与智能作业装备。
建设布局:在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8个地区,建设300个千亩以上戈壁现代设施种植园区。在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山东等5个省份,建设200个千亩以上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。
二:建设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
建设目标:建设200个百亩以上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,累计建设2万亩以上。
重点建设任务:突出高端先进生产设施示范带动;完善提升园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;培育融合发展的设施农业新业态。
建设布局: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主要布局在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郊区及其周边。
三:推动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
建设目标:整县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,重点完成改造提升200万亩,其中日光温室改造100万亩、塑料棚改造100万亩。
建设重点任务:推进标准化温室设施建设;加快老旧设施结构改造;信息化与智能化改造。
建设布局: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布局在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、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。
四: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(秧)中心
建设目标: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优势区域,建设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,在蔬菜主产区建设300个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的集约化育苗中心,新增750万亩蔬菜需苗量。
建设重点任务:建设早稻集中育秧中心,涵盖播种出苗车间、育秧温室大棚及育秧设施设备等,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的集约化育苗中心,涵盖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、自动化育苗装备、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等。
建设布局:早稻集中育秧中心主要布局在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10个双季稻生产省份。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主要布局在蔬菜播种面积千万亩以上的山东、河南等16个蔬菜大省和10个设施蔬菜重点省。
发展现代设施种植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。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设施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,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。
2023年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加大支持力度,强化指导服务,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...
查看全文全国智慧农业指导意见与行动计划正式发布,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指出,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,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选择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...
查看全文5月7日,电科峰泰总经理江健一行前往华南农业大学,与兰玉彬院士就精准农业、海洋牧场以及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。作为精准农业领域专家,兰玉彬院士首先介绍了当前精准农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,探讨了精准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,包括智能农机装备的发展与普及等。江健分享了电科峰泰在智慧农业等农业技术方面的应用经验,并表示欢迎与兰玉彬院士团队携手,共同研发更多适用于精准农业的先进技术和装备。
查看全文电科峰泰将数字农业运用于清远县水头镇魔芋生产基地,在该地打造的魔芋数字化种植系统已经投入使用,在魔芋标准化种植基地内,智能化设施已经安装完毕,随处可见农情监测、气象监测、土壤监测等设备。
查看全文
您好!请登录